上半年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态势明显
若机动车未按规定进行排气污染定期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车辆,将不能获得机动车环保合格标志和安全技术检测合格标志,这类车辆将不能上路行驶。
会议听取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汇报。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淮河、海河、辽河、巢湖、滇池、松花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中上游等流域的2712个水污染治理项目中,已完成1270项,占46.8%。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会议指出,《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发布后,各地区、各部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积极推动环境质量改善。把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开展环保重点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评估。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解决了1.5亿多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5万多个行政村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
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和企业的责任,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毫不松懈地推进治污减排工作,确保实现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目标。大力削减火电、钢铁、有色、水泥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和造纸、化工、酿造、印染行业的水污染物排放量。生态环境反馈给企业的贡献,一定超过企业给环境的贡献。
你呼吸的空气,一定来自于你工厂的烟囱,你喝的水,一定来自你企业的排污暗管。环境污染与其他类型的罪行还真有些不同,环境污染有一种共同受害的物质,没有一个污染者自身,能够逃脱污染的后果,无论你拿什么盾甲来保护自己,你都一样会被自身的污染物所牢牢地污染个遍。虽然这样的年份,按照道理应当在更早的时候就该来临。同时,对于那些环保钉子户,地方政府和国资委等中央部门也应介入,配合环保部门,责令企业进行全面整改。
对此,不仅有关企业须有所反省,坦诚面对公众,拿出相关治理计划。环保部门也应有更强力的作为,不怕得罪人,以公众利益为重,雷厉风行执法,推动环境信息进一步向公众公开。
其实,无论什么企业,它应该认识到,承担环保责任并不只是为了他人的利益,也是为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因为,保护环境的第一受益人,一定是企业职工。名单透露,2009年,3486家废水国控企业,全年部分测次超标和全部超标共计36%,约合1255家企业。只要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企业,大家都一样肩负着保护本地环境的天然责任。这次尤值得一提的是,大量国企上了排污黑名单,其中有的企业还屡查屡犯,成了不折不扣的钉子户,更有甚者,一些政府投资,用于治污的污水处理厂,竟然成了污染大户。
这责任不是来源于环保部门的配额,不是来自公众的强行安装,不是来自上级领导的私下安排,完全来自于企业这个社会生命体本身的生存需求。环境保护部刚刚公布了《2009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及污水处理厂全年监测超标企业名单》,将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分为废水、废气两大类。估计许多人看到这份名单,可能要惊诧一下,以为这是惊天大新闻。公众过去也不是不知情,因为污染就发生在他们身边,就发生在环境身上。
何况,在中国,任何人、任何机构,只要愿意做点有利于自身利益并顺便有利于公共利益、生态利益的事,一定会得到广泛的支持,每一个明智的企业家都应好好算算这笔账。保护环境给企业增加的竞争力,远远超过企业为环境保护所做的投入。
其实,了解中国环境污染现状的人都知道,中国的污染,绝对不是在这份名单公布之后,才开始严重的。在3557家废气国控企业中,41%的企业全年部分和全部测次超标,计1458家企业(据《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也不是第一次才了解,因为他们常收到公众的举报,只是他们没去一一调查。你吃的食物,一定来自你污染的那片土地……基于以上道理,我们深深地期望,2010年,会成为中国的环保转折年。不过,面对国企交出的糟糕的环保成绩单,单纯指责是无济于事的,现在最紧要的,是发现问题之后,迅速地进行整改。当然,不仅是国企,无论是民营还是国有何况,在中国,任何人、任何机构,只要愿意做点有利于自身利益并顺便有利于公共利益、生态利益的事,一定会得到广泛的支持,每一个明智的企业家都应好好算算这笔账。只要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企业,大家都一样肩负着保护本地环境的天然责任。
在3557家废气国控企业中,41%的企业全年部分和全部测次超标,计1458家企业(据《21世纪经济报道》)。估计许多人看到这份名单,可能要惊诧一下,以为这是惊天大新闻。
对此,不仅有关企业须有所反省,坦诚面对公众,拿出相关治理计划。名单透露,2009年,3486家废水国控企业,全年部分测次超标和全部超标共计36%,约合1255家企业。
生态环境反馈给企业的贡献,一定超过企业给环境的贡献。媒体也不是第一次才了解,因为他们常收到公众的举报,只是他们没去一一调查。
保护环境给企业增加的竞争力,远远超过企业为环境保护所做的投入。公众过去也不是不知情,因为污染就发生在他们身边,就发生在环境身上。这次尤值得一提的是,大量国企上了排污黑名单,其中有的企业还屡查屡犯,成了不折不扣的钉子户,更有甚者,一些政府投资,用于治污的污水处理厂,竟然成了污染大户。其实,无论什么企业,它应该认识到,承担环保责任并不只是为了他人的利益,也是为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因为,保护环境的第一受益人,一定是企业职工。
虽然这样的年份,按照道理应当在更早的时候就该来临。当然,不仅是国企,无论是民营还是国有。
环境保护部刚刚公布了《2009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及污水处理厂全年监测超标企业名单》,将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分为废水、废气两大类。你吃的食物,一定来自你污染的那片土地……基于以上道理,我们深深地期望,2010年,会成为中国的环保转折年。
环保部门也应有更强力的作为,不怕得罪人,以公众利益为重,雷厉风行执法,推动环境信息进一步向公众公开。这责任不是来源于环保部门的配额,不是来自公众的强行安装,不是来自上级领导的私下安排,完全来自于企业这个社会生命体本身的生存需求。
环境污染与其他类型的罪行还真有些不同,环境污染有一种共同受害的物质,没有一个污染者自身,能够逃脱污染的后果,无论你拿什么盾甲来保护自己,你都一样会被自身的污染物所牢牢地污染个遍。其实,了解中国环境污染现状的人都知道,中国的污染,绝对不是在这份名单公布之后,才开始严重的。同时,对于那些环保钉子户,地方政府和国资委等中央部门也应介入,配合环保部门,责令企业进行全面整改。因为道理非常简单,一个擅长污染身边环境的人,肯定也擅长污染自己的身体,伤害自己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
不过,面对国企交出的糟糕的环保成绩单,单纯指责是无济于事的,现在最紧要的,是发现问题之后,迅速地进行整改。你呼吸的空气,一定来自于你工厂的烟囱,你喝的水,一定来自你企业的排污暗管。
国企是政府用纳税人的钱举办的企业,在社会责任的承担上,理应走在民营或外资企业前面,而现在它们纷纷抛弃自身的环保责任,这实在令人遗憾探索区域内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途径。
第二,加强气候变化对公众宣传教育方面的合作。我呼吁亚洲各国以及各个地区应该携起手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为此,我提出以下三点建议:第一,建立多边合作机制,大力推进极端事件和灾害区域联防体系建设。